欢迎访问综合执法网!

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人物

制售假口罩发不义之财如何惩处?

来源:作者:时间:2020-03-03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题:制售假口罩发不义之财如何惩处?

  新华社记者熊丰

  近期,受疫情影响,口罩等防护物资需求激增,对口罩、护目镜、消毒用品等防护物资需求量巨大。一些不法分子为一己私利,趁机实施制售假劣口罩及其他防护用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依法严厉惩处。

  【案例】2月1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民警到太原市侦办一起重大销售伪劣3M品牌口罩案件。该案涉及的伪劣口罩销往京津冀三地,数量巨大,正值疫情防控期间,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太原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迅速组织骨干力量,经过10小时连续奋战,分别将犯罪嫌疑人李某章、罗某毅抓获。经查,二人赴山东省高密市购买假冒3M口罩58万余只,价值600余万元,后销往京、津、冀三地,共获利58万余元。目前该二人已交由北京警方依法查处。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各地公安机关食药侦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行刑衔接,主动出击侦查发现、认真核查群众举报的制售假劣防护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违法犯罪线索,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

  截至2月21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疫情制售伪劣产品及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案件615起,抓获嫌疑人1474名,捣毁犯罪窝点612个,查扣涉案口罩3000余万只,涉案价值1.62亿元。

  【释法】根据两高两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者生产、销售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假药、劣药,符合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处罚。

  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用器材,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

  消费者如遇到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消毒液等医用器材的,可以拨打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热线12315或110,进行电话投诉或报警;也可以保留发票、收据等凭证,将相关假口罩消毒液作为证据,交给市场监管部门;如果遇到大量销售假口罩消毒液的场所、制作窝点等情形,可以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对此类涉疫情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对制售假劣防护物资犯罪活动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及时消除公共卫生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网 w.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5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