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大庆市法学会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独特优势,倡议各专业研究会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法律心理学研究会积极响应号召,为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预防和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顿,维护群众心理健康,有效促进社会稳定。
一、主动出击快速响应,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法律心理学研究会发挥优势,快速响应、组建队伍、开展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力量。
发出倡议,积极响应号召。2月3日,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积极响应号召,面向研究会理事发出了《关于开展公益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倡议书》,得到研究会理事一致响应,64名理事纷纷报名参加公益服务,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
明确分工,组建志愿团队。研究会将64名理事组建成一个志愿团队,团长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啸红担任。并将团队分成6组,每组设1个小组长,平均10人左右,组长均由研究会副会长或秘书处成员担任。每个组分别建立微信群进行管理,便于布置任务和学习交流。团队内部成立了行政管理组、咨询工作组、督导组,相互配合做好心理援助服务,确保心理援助工作顺畅高效进行。
专业支持,开通服务热线。研究会面向社会发出公告,设立心理援助热线,并通过大庆日报平台面向社会公布,同时将64名心理咨询师的联系方式面向社会群众公布,每天早8点至晚20点全天开展热线支持服务,志愿者们努力克服困难,应用专业知识,通过专业解答,为广大市民送上心理处方,有效提升广大市民心理免疫力。
二、主动作为分类干预,深度开展志愿服务
疫情期间,研究会志愿者们通过电话热线、微信群聊、视频连线等不见面方式,为市区群众、确诊疑似人员、武汉方舱患者等不同人群分类实施心理疏导。
纾解紧张焦虑,让市民群众更安心。疫情初始,市内广大群众主要关注包括口罩、酒精、消毒液、护目镜等物资供应问题,随着确诊患者数量增加,个别居民开始出现担心、害怕、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生理上表现出睡眠不好、食欲下降等症状,甚至个别居民出现了反复洗手、反复消毒、反复测体温等行为。经常有市民给志愿者打热线电话求助,某号确诊患者去过的超市我也去了怎么办?某小队某同志被隔离了,我去过某小队10分钟怎么办?志愿者们根据群众问题分别进行解答,引导群众正确看待自己心理困惑,树立积极信念,教会他们一些减压放松、调整情绪的心理学技术,并引领广大群众安心宅家,多与家人在一起,陪伴父母、陪伴孩子,增进与家人间的沟通。截至目前,共为320余名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得到广大市民认可。
缓解恐惧恐慌,让确诊疑似人员更宽心。确诊和疑似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源,确诊人员入院治疗,疑似人员集中隔离,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病人就会出现恐惧、恐慌、失眠甚至攻击行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各县区政法部门分别打来电话请求对封闭单元群众进行心理支持。研究会紧急派驻3组志愿者分别线上进驻隔离小区、隔离单元群中,对情绪波动较大的个别居民进行心理疏导。让胡路区某小区一位40多岁男子向志愿者哭诉,父母单元被封闭隔离很无助怎么办?志愿者首先通过共情让男子释放情绪,然后帮助男子分析当前情况你这样焦虑对问题解决毫无帮助,如果你害怕不安,父母则会更加恐慌,封闭单元也是为了保护你父母,你只有情绪稳定才是对父母最大的支持,隔离单元并不隔离亲情,你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男子听到以后情绪立刻就稳定下来,当即表示要给父母鼓劲,并在群中与志愿者呼应,共同为单元居民提供支持。截至目前,共为180余名封闭隔离群众提供线上疏导,有效缓解疫情期间管理压力。
消除绝望无助,让疫区群众更暖心。研究会50名心理志愿者加入了湖北武汉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心理支援队伍,用专业技能和爱心陪伴疫区群众共渡难关。武汉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人员情绪极不稳定,坏情绪很容易被传染,突然就会毫无征兆爆发出来,志愿者既要及时找到恰当方式介入,又要深度觉察这些负面情绪背后的真正心理需求。平均每3名志愿者服务一个小区(约100人),心理志愿者们在群中既是心理支持者、爱心陪伴者、资源协调者甚至是临终关怀者。志愿者分别进入武汉方舱、酒店、社区等多个群中,为方舱群中患者送去爱与希望,垫钱帮助酒店隔离老年患者购药,鼓励轻症患者在舱中做义工,帮助新舱友适应方舱生活在志愿者陪伴下,绝望、恐惧、伤心、悲痛等悲观情绪逐步转变为接纳、期待、乐观等正向情绪,患者心态更加平和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多名患者出院前纷纷通过视频连线向志愿者鞠躬表示感谢,湖北省社工联向所有在方舱医院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们发来感谢信。
三、主动介入强化研究,努力提升工作成效
研究会在开展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同时,还针对疫情防控加强学术研究、工作宣传和专家督导,有效提升工作层次水平。
围绕疫情防控,加强学术研究。疫情防控以来,研究会心理学专家结合居家隔离不同年龄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结合疫情防控下确诊人员、封闭隔离人员和普通大众三类人群心理状态,分别撰写论文给出心理调适良方;结合汉字解读心理状态,倡导大家用理性平和心态积极面对疫情。大庆政法、大庆市法学会等公众平台共播发了48篇文章,省法学会网站和微信公号播发我市法学会工作做法8篇,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杂志、网站、微信公号等平台分别刊发我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工作做法12篇文章。
围绕普惠大众,开展心理访谈。2月12日法律心理学研究会蒋巍巍、王澄宇、高艳丽等3名专家做客直播间,参与大庆市《全力防控新冠肺炎全媒体访谈》第17场,围绕《宅在家中调节心态 消除自我恐慌》主题进行访谈。3位专家从专业视角剖析了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我们应该如何调节焦躁情绪、居家隔离和返城复工人员如何调整心态、单元封闭时如何消除对立对抗,节目在大庆广播电视网络全媒体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制作了大庆市法学会战疫在行动专题节目,展示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大爱行动,周淑华、刘洁华和杨峰等3名志愿者在节目中为群众出心招,大庆电视台今晚60分节目中播出后,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围绕总结提升,实施专家督导。疫情防控以来,志愿者们通过线上支持方式开展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因为无法察言观色,给心理支持和疏导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志愿者们每天把自己的服务心得总结成PPT和文字,通过微课形式在研究会工作群中分享和案例讨论,为大家提供学习借鉴。督导组组长沙继奎每天在群中结合大家心理疏导过程进行专业指导,指引志愿者坚持政治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提升操作技巧。研究会秘书处每天在工作群中推送马弘、李晓驷、唐伟等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结合疫情期间撰写的文章,组织志愿者们利用网络平台收听收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郭勇教授3期讲座,受到学员一致好评。市法学会副会长杨叶同志连续5天为群中志愿者做督导,帮助广大理事科学认知、科学防疫、科学施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陈宏伟向所有理事发来感谢信,表扬志愿者们在非常时期勇于担当,希望大家以此次疫情防控心理援助为契机,加强学习、掌握技能、快速成长,努力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展现更优作为。省法学会微信平台播发我市法律心理学研究会在疫情期间的主要做法。中国法学会在《疫不容辞 法学法律工作者在行动》一文中全面总结了全国法学会系统全面投入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创新工作做法,其中大庆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的工作做法被点赞。
在此感谢大庆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所有理事的辛苦付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网 w.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