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综合执法网!

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人物

江苏律协会长薛济民:在服务中实现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

来源:作者:时间:2020-04-01

  发挥自身优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是当前律师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只有全面把握当前阶段性特征,做好精准化服务,才能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律师协会会长薛济民有全面的思考和建设性意见。今日推荐他的署名文章,供广大律师同仁参考借鉴。

把握阶段性特征 做好精准化服务

在服务中实现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1.jpg

薛济民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防控迎来积极变化之时,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更加精准地发挥律师在依法防控、经济恢复、纠纷化解和社会引导等方面的专业支撑作用,既是对广大律师政治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各级律师协会政治引领能力和组织服务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一、强化政治性引领,站稳立场厚植根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全局、战略的高度,全面把握疫情进展,准确定位防控形势,以全局视野准确认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全局视野阐释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关系,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律师行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1.深入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司法厅的决策部署

  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性,提高统筹战略的可操作性,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广大律师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省司法厅统一部署上来,全面提升广大律师在理想追求上的持久力、理论学习上的认知力、方向把控上的鉴别力、立场选择上的辨析力、纪律遵循上的执行力和各种诱惑面前的免疫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发广大律师投身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提高专业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做好依法防控的守护神、政策解读的宣讲员、经济恢复的助推器、法律风险的防疫者、纠纷化解的润滑剂、法治宣传的播种机和法律扶贫的贴心人,为坚持不懈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3.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强化团结动员群众的职能,深入研究疫情对律师行业带来的影响,真心真诚帮助律师事务所解决在复工复业中遇到的困难,切实保障律师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执业权利,充分激励和关心关爱青年律师和困难律师,从政治上、组织上、生活上尽显党组织关怀,不断厚植律师行业党组织的政治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二、把握阶段性特征,找准方向注重实效

  科学判断形势,才能找准工作方向;准确抓住重点,才能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精准法律服务,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服务举措。

  1.从防控形势来看

  疫情在我国蔓延势头已经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地区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

  2.从经济走势来看

  我国经济具有长期发展的新动能及巨大的潜力,疫情并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受疫情外生性因素冲击,短期内也必然会对我国就业增长、消费增长、外商投资预期等产生影响,带来短期经济增长预期下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

  3.从社会发展来看

  各地党委政府统筹部署、协同推进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作用,严厉打击整治影响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但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安全稳定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隐患,面临着社会安全各类不稳定因素、各类矛盾交织叠加等诸多风险挑战。

  4.从行业自身来看

  律师业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冲击,律师流动、部分执业权利因疫情管控措施受限,不能正常有效地开展执业活动,律师事务所业务和收入都面临着减少的压力。因律师事务所组织性质界定不清,律师行业在争取相关减困、扶持政策时窘况凸显。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法律关系认定、律师事务所发展规模、运营模式、分配机制、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方式等问题,也在疫情中充分暴露,值得行业深刻反思。

  面对当前阶段性特征,各级律师协会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导律师事务所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支持律师行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业,组织好律师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新贡献。同时,律师行业要深刻反思在疫情中所暴露出来的行业突出问题,务实创新改革举措,推动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实现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采取针对性措施,因时因势精准施策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疫情后法律服务与传统法律服务在工作重点、服务需求、服务对象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兼顾,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协调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各级律师协会在服务组织过程中,要摒弃 运动式大水漫灌和一刀切等做法,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顺应防控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优化组织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经济运行全面加速、全面激活,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广大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应当树立法治化系统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思维,把握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精准把握差异化、个性化法律需求,综合运用多元化、定制化法律服务,准确适用法律规范和政策依据,切实处理好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好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1.在精准服务疫情防控方面

  要从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高度,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提出决策合法性审查意见建议,确保决策主体、程序、内容合法合规。要充分发挥熟悉法律专业知识、制订规范的专业技能和接触广泛的群众性优势,为政府分类施策、制订依法适度的防控措施和精准有效的扶持政策当好参谋。

  要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及时防止和纠正执法不规范和行政不作为,促进疫情防控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要主动参与相关立法研究,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言献策,为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提供专业支撑。

  要依法开展涉疫情刑事案件辩护代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在精准服务经济恢复方面

  要坚持服务两手抓、两促进,统筹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紧紧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实际需求,综合运用法治手段和行政措施,大力破解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人力资源短缺、周转资金紧张、产业供需脱节等困难,突破难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重点服务好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新技术、新产业,抢抓国家逆周期调节重大政策化危为机,把握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变化,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外资引进和外贸出口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持续上扬、不断向好,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聚焦餐饮、酒店、旅游、娱乐、交通、外贸、制造等受疫情冲击严重、陷入严重危机的中小微企业,帮助企业落实好稳岗、减负、金融支持和税费减免、政府补贴、财政贴息、金融救助等方面减困扶持政策,扶持企业渡过难关。

  充分发挥非诉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用,推动建设施工、加工承揽、买卖、旅游消费、租赁、合作经营等合同纠纷以及企业裁员、工资待遇、新冠肺炎患者和被隔离者的权益保障等劳动纠纷实质性化解,促进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帮助企业客观评估情势,指导企业准确判断继续履行合同的必要性可能性,准确把握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等法律适用条件,因势综合施策,依法、及时行使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等权利,促进合同当事人依法化解合同履行纠纷,避免企业扩大损失。

  帮助企业完善降低信贷利率、减免逾期利息、放款还款期限等资金支持政策条件,综合运用股权融资、债转股等方式化解单一债权融资等替代性解决方案,指导企业综合运用股权融资、债务重组、债转股和企业破产等多种方式及时止损,进一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或短期债务清偿压力。

  3.在精准服务社会发展方面

  组织律师围绕民生、安全、稳定等重点领域,深入研究疫后综合征引发的矛盾纠纷特点,及时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及时化解因防控疫情引发的人员隔离、生活服务、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运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好劳动用工、婚姻家事、物业管理、房屋租赁等各种纠纷实质性化解工作,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一线,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主动参与防控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化解涉疫情社会矛盾纠纷,营造全社会防控疫情的法治氛围。

  精准把握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结合服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服务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抓好法律扶贫攻坚,加强因疫致贫返贫人员的法律帮扶力度,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做好特殊群体帮扶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运行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安全平稳恢复。

  四、用好系统性思维,统筹推进凝聚合力

  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中,律师协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各级律师协会的服务组织能力、资源统筹能力、专业指导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是法律服务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关键。

  各级律师协会要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组织好专业力量,统筹好专业资源,凝聚好专业智慧,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提供强大合力。

  1.强化服务组织

  构建完善的组织服务体系。组建司法行政、行业党委和律师协会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强化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明确司法行政统一部署、决策指挥的职责,发挥律师协会力量耦合、服务组织的职能。

  充分发挥律师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各专业领军人才的作用,建立完善适应各类主体、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业务指导机构,强化法律服务专业指导。

  按照法律服务需求、法律服务资源的实际情况,优化组建政府法律服务、企业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等不同的专业服务团队,明确工作链和责任链,夯实工作基础、组织基础。

  2.强化资源统筹

  统筹区域内法律服务资源,加强律师行业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的紧密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根据法律服务需求,做到专业有效、调配合理,避免机构重复设置和服务资源浪费,合理降低服务成本。

  推动行业内律师服务合作,引导服务力量从盈余地区向资源匮乏地区导流,统筹好服务资源,推动服务力量深入县市区,下沉中小微企业、村居、社区一线,提高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提高服务效能。

  3.强化专业指导

  组织专业力量加强对法律服务需求分析研判,及时研究法律服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规范服务流程,提供专业指引,强化质量监督。

  加强实战实训,不断提高律师精准服务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和服务重大突发案事件法治保障能力,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参与处置重大突发案事件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4.强化自我服务

  始终把广大律师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握律师行业流动性大、接触人员广等特点,指导律师事务所按照从全面阻击向精准防控转变的要求,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着力解决好行业自身复工复业遇到的困难,协调争取有关减困政策落实,积极帮扶青年律师和困难律师,推进跨地区业务合作,创新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律师拓展新领域开展业务。

  深刻总结反思疫情暴露出的行业自身体制机制等突出问题,深入谋划律师行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服务方式等创新改革举措,夯实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网 w.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5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