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综合执法网!

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维权援助

农民工们 快收下这份云南法律服务团为您准备的复工复产指引

来源:作者:时间:2020-04-01

  近期,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确诊人数的逐日减少和治愈人数的日渐增多,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重返岗位。由于返城人群流动性加大,输入性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对疫情防控不能降低警惕,应时刻关注自身健康。为此,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组织全省律师围绕依法保障复工复产,开展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活动。其中,云南省律师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农民工法律服务团为农民工平稳参与复工复产制作了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指引,供大家了解、参考!

  一、返岗农民工如何科学抗疫?

  (一)返城、出行,乘坐交通工具、在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管是否从疫情流行地区归来,都应该向单位或有关部门如实、主动报备或隔离,瞒报、谎报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讲究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或衣袖遮挡。

  (四)远离野生动物,不购买、贩卖、捕食野生动物,烹饪的食物要确保煮熟,不吃生食。

  (五)如果出现乏力、发热(腋下体温≥37.3℃)、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不麻木,不拖延,戴好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就医。

  (六)科学应对,关注官方信息,科学预防、理性应对,不信谣、不传谣。

  二、农民工如何申请认定工伤?

  (一)当农民工发生工伤时,由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遇有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1.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四)哪些情况能被认定为工伤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6.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三、法律帮助指南

  (一)云南省律师协会组建“农民工法律服务团”,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法律解决方案。

  (二)向所在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三)司法部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设立有“情暖农民工法律援助项目”,农民工办理案件、司法鉴定,和通过中国法律服务网向律师咨询法律问题,可以向本项目申请法律援助。

  (四)依法向人社、工会等部门寻求帮助等。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网 w.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5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