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综合执法网!

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政法文化

严禁以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作者:时间:2020-02-18

原标题:严禁以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

  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企业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等回应了社会关切。

  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强调,不应简单通过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等办法,来实现疫情防护目的;而应通过指导和关心,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口罩企业复工率超过76%

  从全国情况来看,除湖北外的各省(区、市)正逐步复工复产,尤其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

  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坦言,目前全面复工复产还面临返工人员不足、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及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丛亮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区分不同地方的疫情状况,切实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在继续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早恢复正常生产。

  将分批有序推动错峰返程返岗。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立即复工复产,重大项目要及时返岗、尽早开工,其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暂不开工,疫情高发地区和非紧迫岗位可适当延期返程。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用工、原料、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煤电油气供应保障预案,防止区域性、时段性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

  此外,将要求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落实群防群控,把推动复工复产作为当前重要任务,严格杜绝填表抗疫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

  严禁粗暴限制复工复产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的地方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采取报备制度,有的地方设置前置审批条件,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出现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的情况。

  对此,欧晓理回应说,这些做法不符合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央精神,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

  欧晓理指出,充分理解一些地方希望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的良苦用心,也非常赞同在开复工过程中严格督促企业落实防控机制、明确防控责任、掌握员工动态、配备必要物资,做好日常防护的必要措施。但是不能简单化地通过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等办法来达到防护目的。

  针对这些不合适的做法,国家发改委已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要求地方进行纠正。欧晓理强调,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将在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最大程度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减少干扰因素,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开通返岗绿色通道

  当前,企业正在陆续开复工,但是有不少劳动者既担心有疫情不敢出门,又担心不参加工作没有收入。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回应说,前期,人社部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工作、加强农民工的返城服务作出部署。一些地方也开通返岗绿色通道,组织对人员点对点接送。

  张莹指出,人社部下一步将与有关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返岗复工的关系,引导劳动者平安就业。一方面,按照疫情防控和分批分类复工复产的要求,抓紧了解摸清企业、工程项目的开复工时间,及时在人社部门的官网、官微设立专区发布。同时加强输入地、输出地信息对接,依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农民工劳务站等,有针对性地向辖区内劳动者推送开复工信息。

  另一方面,加强招用工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人社部把所有的招聘活动由线下全部转到线上,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全力确保医护用品等涉及疫情防控及其他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用工,指定专人对接,优先发布用工信息,通过本地挖潜、余缺调剂等满足企业阶段性的用工需求。对当地难以满足的,协助企业跨区域定向招聘。成规模的,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制定运送方案,集中运送、直达目的地。

  此外,积极做好返岗复工的指引和防控。开辟应对疫情做好返岗就业服务的专栏,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公共招聘网和人社部官网官微,及时公布开复工信息、复工防护指南和各地的就业服务举措,同时链接各省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信息。同时也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指导企业做好卫生防疫,体温检测等工作,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条件,助力职工平安返岗。(记者 侯建斌)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网 w.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5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