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综合执法网!

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执法热点

你以为的“最佳出价”,也许是个“猫鼠游戏”丨鉴诈宝典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3

  鉴诈

  宝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平台的成熟,网络购物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和购物渠道。与此同时,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也随之转移,诈骗手法也更新迭代,小视频、直播等成为了诈骗分子目前最惯用的手段……

  案情介绍

  

  老赵对字画鉴赏方面本就颇有兴趣,看到广告后果然迅速心动,想着能“慧眼识珠”淘到“潜力股”,一买一卖赚取差价。陈某接到老赵的电话后,立刻表示老赵的想法和他英雄所见略同,并且声称可以推荐“专业人士”为老赵把关字画的市场价值。

  在陈某的“真诚”推荐下,老赵看中了一些字画,就在他犹豫不决是否拿下的时候,有自称著名拍卖行的人员和老赵联系,并表示老赵目前看上的字画都是佳作珍品,极具投资价值。为了死死抓住老赵这条“大鱼”,“专业人士”不断向老赵抛出有人要高价购买一批字画等消息。

  老赵在这番操作下,前后花费数十万元从陈某等人处购买字画,但迟迟却未等来“专业人士”口中的高价求购消息。直到老赵打电话给拍卖行,才知道拍卖行里根本没有那位“专业人士”后,老赵才意识到被骗并报警。

  陈某等人案发后,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查明的犯罪事实和诈骗金额,同时考虑到各被告人具有坦白情节,且退赔了被害人大部分经济损失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等因素,最终对陈某等人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四年至一年半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宣判后,陈某等人未上诉。

  视频展示具有直观性强、方便操作的特点,而通过小视频等媒体中介购买产品,成为目前很多人尤其中老年朋友的购物选择。对于一般价值不高、对产品可追溯可鉴别的生活用品,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购买。对价值较高且需要一定专业辨别能力的产品,比如字画、珠宝等,尤其当推荐人员保证可以另行收藏并拍卖销售时,购买人应特别小心,因为微信或者电话可以轻易更换,这推销的背后可能存在同一伙人扮演多个角色的可能,而承诺的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商品,可能仅仅价值数百元,最终落入诈骗的圈套。

  案情介绍

  

  2016年至2018年3月期间,张某在微信朋友圈宣称可以以低于市场价非常多的价格购买到某奢侈品牌手表和化妆品,曾经有过合作关系的熟人或朋友被吸引,纷纷向张某支付大额定金、发出购买指定品牌手表或化妆品的邀约,张某前后共收取此类定金200多万元。事实上,哪怕在国外免税店代购指定款的手表,以其宣称的价格出售给被害人的话,张某在每只手表上要亏损2万元,张某向被害人们隐瞒了真相,且不可能按时、持续向被害人支付货品。在被害人纷纷要求张某支付货品或者退款时,张某玩起了失踪。

  被抓后,被告人张某对其诈骗的故意百般辩解。最终,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以诈骗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张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后被二审法院驳回,维持原判。

  为了获得高性价比的心仪奢侈品,很多人选择通过海外或者免税店代购等渠道购买,而在选择代购人员时往往从朋友圈或者朋友推荐获悉。无论哪一种,代购货品的价格尤其价格比较稳定的货品应是首要参考要素,偏离正常货品价格较多的宣传往往有诈。本案中,张某原本从事代购业务,有一定的客户或者合作群体,但其宣称的从其处指定货品购买价格远远低于正常价格,被害人盲目听信了张某的“忽悠”,以为真的有那么优惠的产品。为防被骗,最重要的还是应通过官方授权的途径购买此类产品。

  买卖作为最古老也最普遍的人类交易方式,参与者都是奔着“需”“利”二字而来,本就大有文章可做,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市场参与者,随着时代和技术手段更迭,骗子们在购物过程中的骗术也不断更新升级,但法官想说,万变不离其宗——诈骗就是用无成本或者极低的成本获得被害人的财产的行为。只要精准掌握并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在面对购物“陷阱”时,对他人,对自己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数“坑”还是能够避免的。


原文链接:http://www.shzfzz.net/node2/zzb/n4484/n4490/n4509/u1ai16348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食品安全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网 w.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726号-59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